臣昉等言:臣先奉敕撰集太平广记五百卷者,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
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
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
伏惟皇帝陛下,体周圣启,德迈文思。
博综群言,不遗众善。
以为编秩既广,观览难周,故使采拮菁英,裁成类例。
惟兹重事,宜属通儒。
臣等谬以谀闻,幸尘清赏,猥奉修文之寄。
曾无叙事之能,退省疏芜,惟增腼冒。
其书五百卷、并目录十卷、共五百十卷。
谨诣东上阁门奉表上进以闻,冒渎天听。
臣昉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太平兴国三年八月十三日。
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
朝请大夫太子中赞善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陈鄂。
中大夫太子左赞善直史馆臣赵邻几。
朝奉郎太子中允赐紫金鱼袋臣董淳。
朝奉大夫太子中允紫金鱼袋臣王克贞臣张洎。
承奉郎左拾遗直史馆臣宋白。
通奉大夫行太子率更令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徐铉。
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陈县男食邑三百户臣汤悦。
朝散大夫充史馆修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李穆。
翰林院学士朝奉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臣扈蒙。
翰林院学士中顺大夫户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赐紫金鱼袋臣李昉。
八月二十五日奉敕送史馆。
六年正月奉圣旨雕印板。
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
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
伏惟皇帝陛下,体周圣启,德迈文思。
博综群言,不遗众善。
以为编秩既广,观览难周,故使采拮菁英,裁成类例。
惟兹重事,宜属通儒。
臣等谬以谀闻,幸尘清赏,猥奉修文之寄。
曾无叙事之能,退省疏芜,惟增腼冒。
其书五百卷、并目录十卷、共五百十卷。
谨诣东上阁门奉表上进以闻,冒渎天听。
臣昉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太平兴国三年八月十三日。
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
朝请大夫太子中赞善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陈鄂。
中大夫太子左赞善直史馆臣赵邻几。
朝奉郎太子中允赐紫金鱼袋臣董淳。
朝奉大夫太子中允紫金鱼袋臣王克贞臣张洎。
承奉郎左拾遗直史馆臣宋白。
通奉大夫行太子率更令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徐铉。
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陈县男食邑三百户臣汤悦。
朝散大夫充史馆修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李穆。
翰林院学士朝奉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臣扈蒙。
翰林院学士中顺大夫户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赐紫金鱼袋臣李昉。
八月二十五日奉敕送史馆。
六年正月奉圣旨雕印板。
道者,体之可以即至神;用之可以挈天地;推之可以治天下;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得其恬淡寂常之真,而跻于仁寿之域。
朕思是道,人所固有,沉迷既久,待教而兴。
俾欲革末世之流俗,还隆古之纯风。
盖尝稽参道家之说,独观希夷之妙。
钦惟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体道之妙,立乎万物之上。
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
虽眇躬是荷,而下民之命,实明神所司。
乃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
自京师始,以致崇极,以示训化,累年于兹,诚忱感格高厚博临属者,三元八节。
按冲科启净供,风马云车,来顾来飨。
震电交举,神光烛天,群仙翼翼,浮空而来者,或掷宝剑,或洒玉篇,骇听夺目,追参化元。
卿士大夫,侍卫之臣,悉见悉闻,叹未之有,咸有纪述,著之简编。
呜呼!朕之所以隆振道教,帝君之所以眷命孚佑者,自帝皇以远,数千年绝道之后,乃复见于今日,可谓盛矣!岂天之将兴斯文以遗朕,而吾民之幸,适见正于今日耶?布告天下,其谕朕意毋忽。
乃令京师神霄玉清万寿宫刻诏于碑,以碑本赐天下,如大中祥符故事,摹勒立石,以垂无穷。
宣和元年八月十二日奉圣旨立石。
朕思是道,人所固有,沉迷既久,待教而兴。
俾欲革末世之流俗,还隆古之纯风。
盖尝稽参道家之说,独观希夷之妙。
钦惟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体道之妙,立乎万物之上。
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
虽眇躬是荷,而下民之命,实明神所司。
乃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严奉祀。
自京师始,以致崇极,以示训化,累年于兹,诚忱感格高厚博临属者,三元八节。
按冲科启净供,风马云车,来顾来飨。
震电交举,神光烛天,群仙翼翼,浮空而来者,或掷宝剑,或洒玉篇,骇听夺目,追参化元。
卿士大夫,侍卫之臣,悉见悉闻,叹未之有,咸有纪述,著之简编。
呜呼!朕之所以隆振道教,帝君之所以眷命孚佑者,自帝皇以远,数千年绝道之后,乃复见于今日,可谓盛矣!岂天之将兴斯文以遗朕,而吾民之幸,适见正于今日耶?布告天下,其谕朕意毋忽。
乃令京师神霄玉清万寿宫刻诏于碑,以碑本赐天下,如大中祥符故事,摹勒立石,以垂无穷。
宣和元年八月十二日奉圣旨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