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已至洪井。
累日只俟營寨了,便如長沙矣。
此有所需,示及。
飛再拜。
軍務倥傯,未遑修候。
恭惟臺履康吉,伏冀爲國自珍!
近得諜報,知逆豫既廢,虜倉卒未能鎮備,河、洛之民,紛紛擾擾。
若乘此興吊伐之師,則克復中原,指日可期,真千載一期也!乃廟議迄無定算,倘遲數月,事勢將不可知矣!竊惟閣下素切不共之憤,熟籌恢復人才。
乞於上前力贊俞旨,則他日廓清華夏,當推首庸矣。
輕瀆清嚴,不勝惶汗!
飛再頓首。
飛諮目啓上。
通判學士即日伏惟。
起居佳勝。
承惠翰慰感,尚阻披唔,願言加嗇,以俟寵渥。
凡事切幾勉力王事爲望。
不宣。
飛諮目再拜通判學士閣下。
東武小邦,不煩牛刀。
實無可以上助萬一者,非不盡也。
雖隔數政,猶望掩惡耳。
真州房緡,已今子由面白,悚息、悚息。
軾又上。
一年復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檢舉告示下。
若須自明,託做一狀子,告詞與公同。
芾至今不見衝替文字,不知犯由,狀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
七月十三授告。
或聞復官以指揮日為始,則是五月初指揮,告到潤乃七月也。
向亂道在陳十七處,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惡詩奉呈。
花卉想已盛矣。
修中計已到官。
黻頓首。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下詔大舉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馬昌明爲尚書左僕射,謝安爲吏部尚書,桓衝爲侍中;勢還不遠,可先爲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萬餘騎,拜秦州主簿趙盛之爲少年都統。
是時,朝臣皆不欲堅行,獨慕容垂、姚萇及良家子勸之。
陽平公融言于堅曰:“鮮卑、羌虜,我之仇讎,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所陳策畫,何可從也!良家少年皆富饒子弟,不閒軍旅,苟爲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輕舉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後患,悔無及也!”堅不聽。
八月,戊午,堅遣陽平公融督張蠔、慕容垂等步騎二十五萬爲前鋒;以兗州刺史姚萇爲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
堅謂萇曰:“昔朕以龍驤建業,未嘗輕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將軍竇衝曰:“王者無戲言,此不祥之徵也!”堅默然。
詔以尚書僕射謝石爲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爲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衆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
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紹言於慕容垂曰:“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誰與成之!”
甲子,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
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於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
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詔以尚書僕射謝石爲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爲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衆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
琰,安之子也。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謝玄入,問計於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
安遂命駕出遊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墅。
安棋常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爲敵手而又不勝。
安遂遊陟,至夜乃還。
桓衝深以根本爲憂,遣精銳三千入衛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爲防。
”衝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廟堂之量,不閒將略。
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遣諸不經事少年拒之,衆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
癸酉,克之,執平虜將軍徐元喜等。
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爲淮南太守。
慕容垂拔鄖城。
胡彬聞壽陽陷,退保硤石,融進攻之。
秦衛將軍樑成等帥衆五萬屯於洛澗,柵淮以遏東兵。
謝石、謝玄等去洛
僕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
遂發意不欲作詩。
已而,見山中僧俗皆云:“蘇子瞻來矣!”不覺作一絕云:“芒鞵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可怪深山裏,人人識故侯。
”既自哂前言之謬,又復作兩絕,云:“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憶清賞,初遊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
旋入開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往來山南北十餘日,以爲勝絕,不可勝紀,擇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峽橋,故作此二詩。
最後與總老同遊西林,又作一絕,云:“橫看成嶺側成峯,到處看山了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僕廬山詩盡於此矣。
起旃蒙協洽,盡柔兆敦牂,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萬餘人皆反。
遣水衡都尉呂闢胡募吏民及發犍爲、蜀郡奔命往擊,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於十月,渭橋絕。
武帝初崩,賜諸侯王璽書。
燕王旦得書不肯哭,曰:“璽書封小,京師疑有變。
”遣倖臣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之長安,以問禮儀爲名,陰刺候朝廷事。
及有詔褒賜旦錢三十萬,益封萬三千戶,旦怒曰:“我當爲帝,何賜也!”遂與宗室中山哀王子長、齊孝王孫澤等結謀,詐言以武帝時受詔,得職吏事,修武備,備非常。
郎中成軫謂旦曰:“大王失職,獨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
大王壹起,國中雖女子皆奮臂隨大王。
”旦即與澤謀,爲奸書,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傳行郡國以搖動百姓。
澤謀歸發兵臨菑,殺青州刺史雋不疑。
旦招來郡國奸人,賦斂銅鐵作甲兵,數閱其車騎、材官卒,發民大獵以講士馬,須期日。
郎中韓義等數諫旦,旦殺義等凡十五人。
會缾侯成知澤等謀,以告雋不疑。
八月,不疑收捕澤等以聞。
天子遣大鴻臚丞治,連引燕王。
有詔,以燕王至親,勿治;而澤等皆伏誅。
遷雋不疑爲京兆尹。
不疑爲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
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異於他時;或無所出,母怒,爲不食。
故不疑爲吏,嚴而不殘。
九月,丙子,秺敬侯金日磾薨。
初,武帝病,有遺詔,封金日磾爲秺侯,上官桀爲安陽侯,霍光爲博陸侯;皆以前捕反者馬何羅等功封。
日磾以帝少,不受封,光等亦不敢受。
及日磾病困,光白封,日磾臥受印綬;一日薨。
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與帝略同年,共臥起。
賞爲奉車,建駙馬都尉。
及賞嗣侯,佩兩綬,上謂霍將軍曰:“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邪?”對曰:“賞自嗣父爲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與將軍乎?”對曰:“先帝之約,有功乃得封侯。
”遂止。
閏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節行郡國,舉賢良,問民疾苦、冤、失職者。
冬,無冰。
孝昭皇帝上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八五年)
春,正月,封大將軍光爲博陸侯,左將軍桀爲安陽侯。
或說霍光曰:“將軍不見諸呂之事乎?處伊尹、周公之位,攝政擅權,而背宗室,不與共職,是以天下不信,卒至於滅亡。
今將軍當盛位,帝春秋富,宜納宗室,又多與大臣共事,反諸呂道。
如是,則可以免患。
”光然之,乃擇宗室可用者,遂拜楚元王孫闢強及宗室劉長樂皆爲光祿大夫,闢強守長樂衛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