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咨目启上。
通判学士即日伏惟。
起居佳胜。
承惠翰慰感,尚阻披唔,愿言加啬,以俟宠渥。
凡事切几勉力王事为望。
不宣。
飞咨目再拜通判学士阁下。
东武小邦,不烦牛刀。
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
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
真州房缗,已今子由面白,悚息、悚息。
轼又上。
一年复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检举告示下。
若须自明,托做一状子,告词与公同。
芾至今不见冲替文字,不知犯由,状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
七月十三授告。
或闻复官以指挥日为始,则是五月初指挥,告到润乃七月也。
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呈。
花卉想已盛矣。
修中计已到官。
黻顿首。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
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
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慕容垂拔郧城。
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
谢石、谢玄等去洛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
遂发意不欲作诗。
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纪,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
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
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
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
”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
及有诏褒赐旦钱三十万,益封万三千户,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遂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
郎中成轸谓旦曰:“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
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旦即与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
泽谋归发兵临菑,杀青州刺史隽不疑。
旦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发民大猎以讲士马,须期日。
郎中韩义等数谏旦,旦杀义等凡十五人。
会缾侯成知泽等谋,以告隽不疑。
八月,不疑收捕泽等以闻。
天子遣大鸿胪丞治,连引燕王。
有诏,以燕王至亲,勿治;而泽等皆伏诛。
迁隽不疑为京兆尹。
不疑为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
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不食。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九月,丙子,秺敬侯金日磾薨。
初,武帝病,有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马何罗等功封。
日磾以帝少,不受封,光等亦不敢受。
及日磾病困,光白封,日磾卧受印绶;一日薨。
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帝略同年,共卧起。
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
及赏嗣侯,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对曰:“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
”遂止。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疾苦、冤、失职者。
冬,无冰。
孝昭皇帝上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八五年)
春,正月,封大将军光为博陆侯,左将军桀为安阳侯。
或说霍光曰:“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
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
如是,则可以免患。
”光然之,乃择宗室可用者,遂拜楚元王孙辟强及宗室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强守长乐卫尉
起阏逢摄提格,尽旃蒙单阏,凡二年。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七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二月,壬子,丞相方进薨。
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方进,言:“灾变迫切,大责日加,安得但保斥逐之戮!阖府三百馀人,唯君侯择其中,与尽节转凶。
”方进忧之,不知所出。
会郎贲丽善为星,言大臣宜当之。
上乃召见方进。
还归,未及引决,上遂赐册,责让以政事不治,灾害并臻,百姓穷困,曰:“欲退君位,尚未忍,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处焉!”方进即日自杀。
上秘之,遣九卿册赠印绶,赐乘舆秘器、少府供张,柱槛皆衣素。
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赐异于它相故事。
臣光曰:晏婴有言:“天命不慆,不贰其命。
”祸福之至,安可移乎!昔楚昭王、宋景公不忍移灾于卿佐,曰:“移腹心之疾,寘诸股肱,何益也!”藉其灾可移,仁君犹不肯为,况不可乎!使方进罪不至死而诛之,以当大变,是诬天也;方进有罪当刑,隐其诛而厚其葬,是诬人也;孝成欲诬天、人而卒无所益,可谓不知命矣。
三月,上行幸河东,祠后土。
丙戌,帝崩于未央宫。
帝素强无疾病。
是时,楚思王衍、梁王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又欲拜左将军孔光为丞相,已刻侯印,书赞。
昏夜,平善,乡晨,傅绔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民间讙哗,咸归罪赵昭仪。
皇太后诏大司马莽杂与御史、丞相、廷尉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赵昭仪自杀。
班彪赞曰:臣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有天子之容者矣。
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奏议可述。
遭世承平,上下和睦。
然湛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
是日,孔光于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绶。
富平侯张放闻帝崩,思慕哭泣而死。
荀悦论曰:放非不爱上,忠不存焉。
故爱而不忠,仁之贼也!
皇太后诏南、北郊长安如故。
夏,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大赦天下。
哀帝初立,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己卯,葬教成皇帝于延陵。
太皇太后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未央宫。
有诏问丞相、大司空:“定陶共王太后宜当何居?”丞相孔光素闻傅太后为人刚暴,长于权谋,自帝在襁褓,而养长教道至于成人,帝之立又有力;光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
夏,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秋,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
上素闻琅邪王吉、贡禹皆明经洁行,遣使者征之。
吉道病卒。
禹至,拜为谏大夫。
上数虚已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
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馀人,厩马百馀匹。
后世争为奢侈,转转益甚;臣下亦相放效。
臣愚以为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
方今宫室已定,无可奈何矣;其馀尽可减损。
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厩马食粟将万匹。
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
及弃天下,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凡百九十物;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
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
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
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
唯陛下深察古道,从其俭者。
大减损乘舆服御器物,三分去二;择后宫贤者,留二十人,馀悉归之,及诸陵园女无子者,宜悉遣;厩马可无过数十匹,独舍长安城南苑地,以为田猎之囿。
方今天下饥馑,可无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
”天子纳善其言,下诏,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
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匈奴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
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之。
是岁,初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乐陵侯史高以外属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为之副。
望之名儒,与堪皆以师傅旧恩,天子任之,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