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
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
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
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
"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
"特判日给一斗。
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着《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着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
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也。
"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
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拨祸机,糠核轩冕,挂冠引退,往往见之。
跃身炎冷之途,标华黄、绮之列。
虽或累聘丘园,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
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耻不为尧、舜民,学者之所同志;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为。
今则舍声利而向山栖,鹿冠舄几,使于锦绣之服;柴车茅舍,安于丹雘之厦;藜羹不糁,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浊酒,和于醇饴之奉;樵青山,渔白水,足于佩金鱼而纡紫绶也。
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
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
"此达人之言也。
《易》曰:"遯之时义大矣哉!"
湾,开元元年常无名榜进士。
与学士綦毋潜契切,词翰早着,为天下所称。
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
如《江南意》一联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人以来,罕有此作。
张燕公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曾奉使登终南山,有赋。
志趣高远,识者不能弃焉。
颢,汴州人。
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
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
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才名,虚舍邀之。
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
"遂为口实。
天宝十三年卒。
有诗一卷,今行。
佺期,字云卿,相州人。
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
工五言。
由协律、考功郎受赇,长流驩州。
后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
常侍宫中,既侍宴,帝诏学士等为《回波》舞,佺期作弄辞悦帝,诏赐牙绯。
历中书舍人。
佺期尝以诗赠张燕公,公曰:"沈三兄诗清丽,须让居第一也。
"诗名大振。
自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鲍照、庾信、徐陵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致。
及佺期、之问,又加靡丽。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着定格律,遂成近体,如锦绣成文,学者宗尚。
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谓唐诗变体,始自二公,犹始自苏武、李陵也。
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子容,襄阳人。
开元元年常无名榜进士。
仕为乐城令。
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
后值乱离,流寓江表,尝送内兄李录事归故里云:"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日,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后竟弃官归旧业。
有诗集,兴趣高远,略去凡近。
当时哲匠,咸称道焉。
夫云汉昭回,仰弥高于宸极;洪钟希叩,发至响于咸池。
以太宗天纵,玄庙聪明,宪、德、文、僖,睿姿继挺,俱以万机之暇,特驻吟情,奎璧腾辉,衮龙浮彩,宠延臣下,每锡赠酬。
故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炯,华阴人。
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
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
后为婺州盈川令。
卒。
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
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
初,张说以《箴》赠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称。
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
炯尝谓:"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耻王后,愧卢前,谦也。
"有《盈川集》三十卷行于世。
宾王,义乌人。
七岁能赋诗。
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
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
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
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未得下联。
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
"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
"僧一联,篇中警策也。
迟明访之,已不见。
老僧即骆宾王也。
传闻桴海而去矣。
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传于世。
峤,字巨山,赵州人。
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
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
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
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
"帝曰:"真才子!"不待终曲而去。
峤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
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