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公子遂如齐逆女。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
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
曷为贬?讥丧娶也。
丧娶者公也,则曷为贬夫人?内无贬于公之道也。
内无贬于公之道则曷为贬夫人?夫人与公一体也。
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夏,季孙行父如齐。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放之者何?犹曰无去是云尔。
然则何言尔?近正也。
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
君放之非也,大夫待放正也。
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
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
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礼也。
闵子要絰而服事。
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孔子盖善之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
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
秋,邾娄子来朝。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晋赵盾帅师救陈。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斐林,伐郑。
此晋赵盾之师也。
曷为不言赵盾之师?君不会大夫之辞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柳。
柳者何?天子之邑也。
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
晋人、宋人伐郑。
◇宣公二年
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秦师伐晋。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公三年
春王正月,郊。
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其言之何?缓也。
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
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
帝牲在于涤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
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葬匡王。
楚子伐贲浑戎。
夏,楚人侵郑。
秋,赤狄侵齐。
宋师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葬郑缪公。
◇宣公四年
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
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此平莒也,其言不肯何?辞取向也。
秦伯稻卒。
夏天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宣公五年
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何言乎高固之来?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楚人伐郑。
◇宣公六年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
亲弑君者
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公子遂如齐逆女。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
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
曷为贬?讥丧娶也。
丧娶者公也,则曷为贬夫人?内无贬于公之道也。
内无贬于公之道则曷为贬夫人?夫人与公一体也。
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夏,季孙行父如齐。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放之者何?犹曰无去是云尔。
然则何言尔?近正也。
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
君放之非也,大夫待放正也。
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
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
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礼也。
闵子要絰而服事。
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孔子盖善之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
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
秋,邾娄子来朝。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晋赵盾帅师救陈。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斐林,伐郑。
此晋赵盾之师也。
曷为不言赵盾之师?君不会大夫之辞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柳。
柳者何?天子之邑也。
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
晋人、宋人伐郑。
◇宣公二年
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秦师伐晋。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公三年
春王正月,郊。
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其言之何?缓也。
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
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
帝牲在于涤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
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葬匡王。
楚子伐贲浑戎。
夏,楚人侵郑。
秋,赤狄侵齐。
宋师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葬郑缪公。
◇宣公四年
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
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此平莒也,其言不肯何?辞取向也。
秦伯稻卒。
夏天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宣公五年
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何言乎高固之来?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楚人伐郑。
◇宣公六年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
亲弑君者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之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之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
三月作丘甲。
何以书?讥。
何讥尔?讥始丘使也。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
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
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
冬十月。
◇成公二年
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手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
曹无大夫,公子手何以书?忧内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
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
君不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获也。
其佚获奈何?师还齐侯,晋郤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马前。
逢丑父者,顷公之车右也,面目与顷公相似,衣服与顷公相似,代顷公当左。
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至,曰:「革取清者。」顷公用是佚而不反。
逢丑父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君已免矣。」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曰:「法斫。」于是斫逢丑父。
己酉,及齐国佐盟于袁娄。
曷为不盟于师而盟于袁娄?前此者,晋郤克与臧孙许同时而聘于齐。
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踊于棓而窥客,则客或跛或眇,于是使跛者迓跛者,使眇者迓眇者。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移日然后相去。
齐人皆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二大夫归,相与率师为鞍之战,齐师大败。
齐侯使国佐如师,郤克曰:「与我纪侯之甗,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质,则吾舍子矣。」国佐曰:「与我纪侯之甗,请诺。
反鲁、卫之侵地,请诺。
使耕者东亩,是则土齐也。
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不可。
请战,一战不胜请再,再战不胜请三,三战不胜,则齐国尽子之有也,何必以萧同侄子为质?」揖而去之。
郤克□矢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然后许之。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庚寅,卫侯漱卒。
取汶阳田。
汶阳田者何?鞍之赂也。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娄人、薛人、郐人盟于蜀。
此楚公子婴齐也,其称人何?得一贬焉尔。
◇成公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辛亥,葬卫缪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
宣宫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也。
其言三日哭何?庙灾三日哭,礼也。
新宫灾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
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
三月作丘甲。
何以书?讥。
何讥尔?讥始丘使也。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
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
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
冬十月。
◇成公二年
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手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
曹无大夫,公子手何以书?忧内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
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
君不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获也。
其佚获奈何?师还齐侯,晋郤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马前。
逢丑父者,顷公之车右也,面目与顷公相似,衣服与顷公相似,代顷公当左。
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至,曰:「革取清者。」顷公用是佚而不反。
逢丑父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君已免矣。」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曰:「法斫。」于是斫逢丑父。
己酉,及齐国佐盟于袁娄。
曷为不盟于师而盟于袁娄?前此者,晋郤克与臧孙许同时而聘于齐。
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踊于棓而窥客,则客或跛或眇,于是使跛者迓跛者,使眇者迓眇者。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移日然后相去。
齐人皆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二大夫归,相与率师为鞍之战,齐师大败。
齐侯使国佐如师,郤克曰:「与我纪侯之甗,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质,则吾舍子矣。」国佐曰:「与我纪侯之甗,请诺。
反鲁、卫之侵地,请诺。
使耕者东亩,是则土齐也。
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不可。
请战,一战不胜请再,再战不胜请三,三战不胜,则齐国尽子之有也,何必以萧同侄子为质?」揖而去之。
郤克□矢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然后许之。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庚寅,卫侯漱卒。
取汶阳田。
汶阳田者何?鞍之赂也。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娄人、薛人、郐人盟于蜀。
此楚公子婴齐也,其称人何?得一贬焉尔。
◇成公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辛亥,葬卫缪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
宣宫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也。
其言三日哭何?庙灾三日哭,礼也。
新宫灾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
◇哀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哀公二年
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戚者何?卫之邑也。
曷为不言入于卫?父有子,子不得有父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哀公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
此其为伯讨奈何?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辙,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
辙者曷为者也?蒯聩之子也。
然则曷为不立蒯聩而立辙?蒯聩为无道,灵公逐蒯聩而立辙。
然则辙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
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
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
何以不言及?敌也。
何以书?记灾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开阳。
宋乐髡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娄。
◇哀公四年
春王三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贱乎贱者也。
贱乎贱者孰谓?谓罪人也。
葬公孙辰出奔吴。
蔡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娄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归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曼子赤归于楚。
赤者何?戎曼子之名也。
其言归于楚何?子北宫子曰:「辟伯晋而京师楚也。」
城西郛。
六月辛丑,蒲社灾。
蒲社者何?亡国之社也。
社者封也,其言灾何?亡国之社盖掩之,掩其上而柴其下。
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哀公五年
春,城比。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处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闰不书,此何以书?丧以闰数也。
丧曷为以闰数?丧数略也。
◇哀公六年
春,城邾娄葭。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会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
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哀公二年
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戚者何?卫之邑也。
曷为不言入于卫?父有子,子不得有父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哀公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
此其为伯讨奈何?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辙,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
辙者曷为者也?蒯聩之子也。
然则曷为不立蒯聩而立辙?蒯聩为无道,灵公逐蒯聩而立辙。
然则辙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
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
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
何以不言及?敌也。
何以书?记灾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开阳。
宋乐髡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娄。
◇哀公四年
春王三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贱乎贱者也。
贱乎贱者孰谓?谓罪人也。
葬公孙辰出奔吴。
蔡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娄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归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曼子赤归于楚。
赤者何?戎曼子之名也。
其言归于楚何?子北宫子曰:「辟伯晋而京师楚也。」
城西郛。
六月辛丑,蒲社灾。
蒲社者何?亡国之社也。
社者封也,其言灾何?亡国之社盖掩之,掩其上而柴其下。
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哀公五年
春,城比。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处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闰不书,此何以书?丧以闰数也。
丧曷为以闰数?丧数略也。
◇哀公六年
春,城邾娄葭。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会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
桓公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郑伯以璧假许田。
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
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
曷为为恭,有天子之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
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
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
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
曷为系之许?近许也。
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秋大水。
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月。
◇桓公二年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累也。
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
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
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
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
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
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无时焉可也。
戊申,纳于大庙。
何以书?讥。
何讥尔?遂乱受赂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桓公三年
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胥命者何?相命也。
何言乎相命?近正也。
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既者何?尽也。
公子翬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何以书?讥。
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
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翬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
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
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
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
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
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
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郑伯以璧假许田。
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
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
曷为为恭,有天子之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
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
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
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
曷为系之许?近许也。
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秋大水。
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月。
◇桓公二年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累也。
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
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
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
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
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
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无时焉可也。
戊申,纳于大庙。
何以书?讥。
何讥尔?遂乱受赂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桓公三年
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胥命者何?相命也。
何言乎相命?近正也。
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既者何?尽也。
公子翬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何以书?讥。
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
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翬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
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
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
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
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
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