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恃其备也。
所以锋锐甲坚,则人轻战。
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
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
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
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夫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林,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莫;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弩长兵,利以捷次;逾渊隔水,风大暗昧,利以搏前击后。
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
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
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
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
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
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
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従谏弗咈,先民时若。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
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
’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稽于众,舍己従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
汝惟不怠,总朕师。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
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帝曰:“俾予従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従。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
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従,卜不习吉。
”禹拜稽首,固辞。
帝曰:“毋!惟汝谐。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尔尚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
审能行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龠盖两扉,幽阙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雨神所居,中外相踞重闬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保守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侠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杖可扶,至道不烦不旁迕,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至关下,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员,真人子丹当我前,三阙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绛宫重楼十二级,宫室之中五采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眇房中急,弃捐摇俗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流心安宁,观志流神三奇灵,闲暇无事修太平,常存玉房视明达,时念大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闬子精路可长活,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汙,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心自安,虚无之居在廉间,寂寞旷然口不言,恬淡无为游德园,积精香洁玉女存,作道忧柔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以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气要本一,谁与共之升日月,抱珠怀玉和子室,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藏金室,出月入日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五行一合九,玉石落落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蒂养华采,服天顺地合藏精,七日之奇吾相舍,昆仑之性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照照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反魄道自然,旋玑悬珠环无端,玉石户金蘥身貌坚,载地玄天迫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各异门,送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仙人道士非可神,积精所致和专仁,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大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丰既,心为国主五藏王,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守我精神光,昼日照照夜自守,渴自得饮饥自饱,经历六府藏卯酉,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不知老,肝之为气调且长,罗列五藏生三光,上合三焦道饮酱浆,我神魂魄在中央,随鼻上下知肥香,立于悬膺通神明,伏于老门候天道,近在于身还自守,精神上下开分理,通利天地长生草,七孔已通不知老,
谈生者,年四十,无妇。
常感激读《诗经》。
夜半,有女子年可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来就生为夫妇,乃言:“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
三年之后,方可照。
”为夫妻,生一儿,已二岁;不能忍,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枯骨。
妇觉,遂言曰:“君负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岁而竟相照也?”生辞谢。
涕泣不可复止,云:“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我儿。
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
”生随之去,入华堂,室宇器物不凡。
以一珠袍与之,曰:“可以自给。
”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
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得钱千万。
王识之,曰:“是我女袍,此必发墓。
”乃取考之,生具以实对。
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
发视之,果棺盖下得衣裾。
呼其儿,正类王女,王乃信之。
即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
表其儿以为侍中。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