駒父外甥教授:別來三歲,未嘗不思念。
閒居絕不與人事相接,故不能作書,雖晉城亦未曾作書也。
專人來,得手書,審在官不廢講學,眠食安勝,諸稚子長茂,慰喜無量。
寄詩語意老重,數過讀,不能去手,繼以嘆息。
少加意讀書,古人不難到也。
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可更熟讀司馬子長、韓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皆須有宗有趣,終始關鍵,有開有闔;如四瀆雖納百川,或匯而爲廣澤,汪洋千里,要自發源注海耳。
老夫紹聖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舊作讀之,皆可笑。
紹聖以後,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惰懶,不能下筆也,外甥勉之,爲我雪恥。
《罵犬文》雖雄奇,然不可作也。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甚恨不得相見,極論詩與文章之善病,臨書不能萬一,千萬強學自愛,少飲酒爲佳。
所寄《釋權》一篇,詞筆縱橫,極見日新之效。
更須治經,深其淵源,乃可到古人耳。
《青瑣》祭文,語意甚工,但用字時有未安處。
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古之能爲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文章最爲儒者末事,然索學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
至於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雲;作之使雄壯,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吞舟之魚,又不可守繩墨令儉陋也。
——《山谷集》
閒居絕不與人事相接,故不能作書,雖晉城亦未曾作書也。
專人來,得手書,審在官不廢講學,眠食安勝,諸稚子長茂,慰喜無量。
寄詩語意老重,數過讀,不能去手,繼以嘆息。
少加意讀書,古人不難到也。
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可更熟讀司馬子長、韓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皆須有宗有趣,終始關鍵,有開有闔;如四瀆雖納百川,或匯而爲廣澤,汪洋千里,要自發源注海耳。
老夫紹聖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舊作讀之,皆可笑。
紹聖以後,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惰懶,不能下筆也,外甥勉之,爲我雪恥。
《罵犬文》雖雄奇,然不可作也。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甚恨不得相見,極論詩與文章之善病,臨書不能萬一,千萬強學自愛,少飲酒爲佳。
所寄《釋權》一篇,詞筆縱橫,極見日新之效。
更須治經,深其淵源,乃可到古人耳。
《青瑣》祭文,語意甚工,但用字時有未安處。
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古之能爲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文章最爲儒者末事,然索學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
至於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雲;作之使雄壯,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吞舟之魚,又不可守繩墨令儉陋也。
——《山谷集》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後貴之也。
蘭蓋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叢薄之中,不爲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遯世無悶②,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靄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③以時發者也,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姓,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
《楚辭》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以是知不獨今,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
蘭蕙叢生,初不殊也,至其發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雖不若蘭,其視椒樧則遠矣。
世論以爲國香矣,乃曰“當門不得不鋤”④,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山谷集》
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後貴之也。
蘭蓋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叢薄之中,不爲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遯世無悶②,不見是而無悶”者也。
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靄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③以時發者也,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姓,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
《楚辭》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以是知不獨今,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
蘭蕙叢生,初不殊也,至其發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雖不若蘭,其視椒樧則遠矣。
世論以爲國香矣,乃曰“當門不得不鋤”④,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山谷集》